一字喪邦?喪哪「邦」?台灣?ROC?PRC?
從高中歷史教科書「日治」、「日據」說起
主辦單位:台灣教師聯盟、台灣教授協會
地點:教育部(臺北市中山南路5號)
時間:2013.07.21(禮拜)透早10點
新聞聯絡人:台灣教師聯盟潘秘書0982214747
前幾日聯合報社論以「一字喪邦」為主題針砭高中歷史教科書「日治」之不當,新聞並引述台大政治系張亞中 教授所言,認為現行高中歷史教科書日本時代台灣史之陳述是偽史,張亞中 教授麾下之克毅、史記、北一等三家出版社於今年一月送審之教科書被教育部審定委員會退回,身為出版社的顧問張亞中「黑卒食過河」下指導棋,由出版社負責人鄭旗生向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及監委李炳南陳情,抨擊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官員瀆職,審定委員會濫權不公。
張亞中和聯合報社論眼中的「一字喪邦」指的是「日治」和「日據」之爭,之所以有「紛爭」乃是因為站在中國史觀思考,但此紛爭老早已在杜正勝擔任教育部長任內規範課綱不復見,之所以有紛爭乃是因為「課綱」已定調「日治」,克毅、史記、北一等三家出版社三位一體意圖以「日據」取代「日治」,違反課綱之用語,故其所述審定委員會濫權不公乃是「項莊舞劍」,意在修改「課綱」用語,但偷渡不成,惱羞成怒,只好濫用傾中媒體為其發聲。台灣人應謹慎思考的是,如果一字喪邦在深藍人士眼中是如此要緊,那1945年8月15終戰後迄今的這段「中華民國時代」,是「中治」時代還是「中據」時代呢?
更耐人尋味的是,張亞中和鄭旗生分為兩岸統合學會之理事長和執行長,其傾中立場不言可喻,但由政治上的傾中將其大中國意識魔掌伸入高中歷史教科書,徐圖玷汙台灣高中學子台灣心,將台灣史納入中國史之教科書版「和平協議」,兵不血刃,肢解高中學子之台灣意識,這才是令人最憂心之處。台灣教師聯盟期許教育部主秘王作臺和高中歷史教科書審定委員會召集人黃克武 教授能承擔台灣主體性教育重擔,不可讓「日據」用語「頭過身就過」,置課綱罔聞。
「一字喪邦。春秋之筆,不可荒唐。」上句乃傾中媒體所言,但「日治」用語是遵循《馬關條約》,而戰後臺灣主權之爭乃規範在《舊金山和約》和《台北和約》,遵循國際法是保護台灣主權的第一要步,捍衛台灣主權,台灣人不可荒唐呀!
台灣教師聯盟和台灣 教授協會基有感於台灣主體教育性之重要,特在教育部門前召開記者會,如果教育部放水讓「日據」字眼充斥在高中歷史教科書,出賣台灣國格,本土社團將要求教育部長蔣偉寧下台,並撤查教育部主任秘書王作臺是否有行政瀆職之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