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

[新聞稿]呼籲台南市政府訂定5月8日為「八田與一紀念日」


8 則留言:

  1. 韓國前天跟中國一起抗議日本參拜靖國神社與當年的殖民與侵略.結果台灣沒抗議.反而在歌頌以前日本的殖民政績, 我真的感覺非常羞恥!吳敦義丟臉!賴清德丟臉!嘉南國小丟臉!
    吳敦義在八田與一追思會獻花致敬?那何時也向「雲林大屠殺」和「三鶯走廊大屠殺」中無辜被日本人屠殺的數萬台灣人默哀致敬呢?
    -
    1939年,八田得知同學關毅(1886~1939年)死訊,從台灣總督府寫信給同學遺族的2封信,吐露出「突然得知死訊仍無法置信」的心情,除了致贈奠儀也擔心、關懷遺族的將來,字裡行間有著「無情啊!」的感嘆,更自然流露出八田為人親切的個性???
    ===>日本人對自己的同胞生命十分珍惜.但把台灣人跟中國人的生命當做狗一樣!
    旅順大屠殺是一場發生於1894年11月21日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日軍在中國旅順進行的3-4天的大屠殺。日軍第二軍第一師的一些部隊在中國旅順屠殺了約1000人—20000人的軍人和平民。
    根據英國戰地記者維利爾斯的報導短短四天市內群眾就有兩萬人遇害,只有埋屍的三十六名華人倖免於難。而且這三十六人的帽子需要寫上「此人不可殺戮」的標記。 當時美國報紙亦跟進報導:「日本為蒙文明皮膚,具野蠻筋骨之怪獸」。
    英國人詹姆士·艾倫(James Allan)在他的《龍旗翻卷之下》中甚至寫道:「日軍用刺刀穿透婦女的胸膛,將不滿兩歲的幼兒串起來,故意舉向高空,讓人觀看。」同該書也記錄了旅順城內日軍俘虜被砍下人頭刺在桿上或是割去生殖器殺死的狀況。
    --
    日本人平定台灣之後,最殘酷的就是1896年6月震驚世界的雲林大屠殺。
    日人遷怒於無辜百姓,6月20日至23日集結重兵,在雲林東南一帶實施大掃蕩(報復性屠殺):
    凡兵煙之下,無不盡成肉山血河,既不分良匪,復未辦薰蕕,幾千房屋竟付諸一炬,無數生靈,頃刻間盡成斬首台上之冤魂。
    今村又記:「調查管內之被焚房屋,實56村4947戶之驚人數目,可見當時慘殺焚屋,何等殘酷。」
    日人並未記載殺戮人數,近人劉枝萬推估,「無辜台民被屠者三萬餘眾」。
    雲林大屠殺發生後,在台灣的洋人、傳教士陸續投書香港、日本、英國各大報,7月4日即見載於《中國通訊報》(China Mail)和《香港日報》(Hong Kong Daily Press)。7月14日鄧肯的通訊即謂:「日本人正採取殲滅所有台灣人的策略……台灣人的收穫破壞、家園燒毀,祖先墳墓挖掘、婦女遭凌辱,憤怒到極點……」(總督府檔案Vooo76/A037之附件)
    ---
    根據後藤新平引述官方統計,僅在1898—1902四年間,總督府殺戮的台灣「土匪」人數為11950人 日本領有台灣前八年,共有三萬二千人被日方殺害,超過當時總人口百分之一。此外,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報告認為,在日本最初20年統治下,台灣曾有40萬人被殺害,遠遠超過台灣史上(含光復後二二八及白色恐怖)的族群衝突受難人數。
    日治前期25年日本連續施以血腥手段恐怖屠殺, 不是屠村就是抄家滅門。
    日人屠台較知名事件:(還有不計其數的小屠村未列表)
    桃園三角湧大嵙崁大燒殺→罹難人數約22260人。
    嘉義大莆林大屠村→罹難人數約4500上下。
    雲林大屠殺→罹難人數約30000餘人上下。
    蕭壟大屠殺→罹難人數約有27000人左右。

    回覆刪除
  2. 歌頌殖民政績的危險(根據1983年7月2日,於美國中西部夏令營的演講錄音整理)
    戴國煇
    http://blog.yam.com/tel2366/article/8030364
    據我廿八年的日本生活「體驗」,一般而言日本人對侵略中國大陸是有他的罪惡感,同時亦具有他的贖罪感的。但他們對台灣的殖民統治卻少有罪惡感和贖罪感。
    第一代台獨人士的言論,尤其是邱永漢、王育德兩氏的言論給日本人帶來「負」的歷史意識。他們以東京帝大的校友,以台灣人的菁英(elite)姿態立論著書 來肯定日本帝國主義給台灣農業帶來了資本主義,給台灣現代化奠了基,給台灣農業帶來了現代化水利設施--好比嘉南大圳等等。這些言論以日文發表,它不但變 成了「媚藥」還幫助了日本人,把他們原來已經很稀薄的殖民地統治罪惡感沖淡了不少。
    -
    淡江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林金源:日本已經投降這麼多年了,為什麼年輕人還穿著「高砂義勇軍」的衣服到處走?!
    現在很多人談日本在台灣的貢獻,包括促進台灣現代化,這是很片面的說法。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因人力、土地、資本轉移到工業部門,曾造成三次糧食危機。
    一九一八年日本發生「米騷動」,當時若非台灣米解決日本糧食問題,日本資本主義的的發展將嚴重受挫。日本當時積極在台推動土壤改良、灌溉工程等,背後動機是在幫他們解決自己的問題。
    日 本在台設置嘉義農林學校,(嘉義大學前身),研發改良出日人喜歡的蓬萊米。台灣種植蓬萊米的面積,從一九二二年的○.○八%成長到一九三五年的四四%。台 灣種的米大部分是供給日本人吃的。以一九三六年到一九三八年為例,台灣農民吃掉的稻米佔廿六%,非農民吃廿三%,其餘五一%是輸出日本的。
    《日本經濟百年統計》顯示,台灣人在一九三○年代稻米消費量比一九一○下降廿三%,蕃薯消費卻成長了卅八%。日本確實協助台灣現代化,但是老一輩台灣人為什麼卻吃番薯吃到怕?
    日本花在嘉南大圳的工程費是五千四百一十二萬日圓,但日本企業在台前五名的製糖株式會社,在台賺取利潤是七千六百萬日圓。換言之,日本建設台灣的錢,遠不如他們從台灣剝削的多。我希望馬英九別再紀念八田與一了,對台灣人來說,他沒那麼偉大。
    日本又利用台灣作為南進基地,也因為如此,才會發展台灣工業。接著,日機從新竹空軍基地起飛,去轟炸華中、華南,台灣等於是 被日本當作進攻自己母國的跳板,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事情。
    二○一一年夏天,我在機場遇見一個身穿「高砂義勇軍」T恤的年輕人,看了他好幾分鐘,我非常難過,我在想他到底知不知道「高砂義勇軍」是什麼意義?日本已經投降這麼多年了,為什麼年輕人現在還在穿這樣的衣服到處走?

    日本這民族向來是崇拜強者.你必需比他強大或強悍才能贏得他們的尊敬.全體韓國人民大聲要日本為殖民地暴行及慰 安婦暴行道歉及賠償 . 日本也終於開口對韓殖民地暴行道歉 !!而台灣只是對日本則是一味地哈日崇日.根本不用期待日本對台灣道歉.韓國在獨島問題上表現的十分強悍並軍事佔領獨島.日本也只能 摸摸鼻子吞下.反觀台灣全國上下一致哈日親日.連前總統都說釣魚台是日本領土.所以日本根本不把台灣當一回事

    回覆刪除
  3. 八田與一建嘉南大圳及烏山頭水庫雖然對台灣有功.但他的出發點絕不是為了台灣人民.而是大日本帝國.台灣 當時是日本合法領土.八田建設自己的國家-日本是天經地義.不需台灣人感激涕零.況且當時日本國策是"工業日本.農業台灣".建設水利工程發展農業將台灣 農產品運送到日本本島或是外銷賺的外匯再去製造武器侵略中國.並從台灣徵慰安婦及壯丁為日本打仗.台灣到底要感激日本人什麼?
    八田對台灣的貢獻根本沒辦法彌補日本在台灣所犯的罪行(屠殺40萬人.強徵軍伕慰安婦)
    台灣政府美化歌頌殖民統治.只是讓日本人更看不起!
    日本人再有政績也只是殖民政權.
    況且他們並不是真正愛台灣也不是想為台灣人貢獻才有這些水利工程
    日本是把台灣當成他們的領土.台灣是經由合法條約馬關條約割給日本.並非用武力強佔.日本也移民了許多日本人來台灣.既然是日本國領土.當然要建設台灣.工業日本/農業台灣是當時日本國策.台灣人何需感激涕泣?
    同樣是被日本殖民過.韓國人反日.台灣人哈日.韓國人會去讚揚日本的殖民建設嗎?因為他們知道殖民歷史本身就是民族的恥辱. 再偉大的殖民政績也無法改變被殖民過的屈辱歷史.
    民族意識的強弱大概是造成今日台灣落後韓國越來越遠的一個原因吧

    魏 德聖拍抗日片賽德克巴萊.賴清德卻要請大導演李安拍攝電影「八田與一傳」­­歌頌日本殖民政績.前幾天看到緯來電影台播放「八田與一」卡通.沒想到日本人 搶先一步拍動漫片歌頌他們在台灣的殖民建設.片中並把台灣人描繪成無知又落後的民族接受日本人的文明教化(如強迫台灣人吃奎寧那段).我看了真的覺得非常 可恥!
    《賽德克.巴萊》描述原住民反抗日本殖民,導演魏德聖坦言,「對於日本的愛恨,不是那麼容易理解,好像你給我一顆最美麗的琉璃,卻踩爛我家 裡的土地。」魏德聖查了不少文獻、做了不少功課。日本統治台灣時,或許制度、治安還不錯,但統治初期,日軍是很殘忍的,有愛有恨有矛盾。
    韓國人會歌頌以前日本的殖民政績嗎?印度人會歌頌以前英國的殖民政績嗎?菲律賓人會歌頌以前西班牙美國的殖民政績嗎?印尼人會歌頌以前荷蘭的殖民政績嗎?越南人會歌頌以前法國的殖民政績嗎?
    日本舊殖民地台灣已成全世界最大的媚日哈日親日國家, 我真的感覺非常羞恥 !也許殖民母國日本也在心中看不起台灣吧!
    -
    八田與一幫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亞洲執行任務.說起來也算是二戰的戰犯吧?!
    日本進佔美國屬地菲律賓,日本 陸軍省聘八田與一為「南方開發派遣要員」,奉命前往菲律賓進行棉作灌溉設施調查。5月5日八田與一自廣島宇品港乘日本郵船「大洋丸」號出發。5月8日, 「大洋丸」號在東中國海五島列島附近,遭到埋伏的美軍潛水艇「格倫迪亞號」以魚雷襲擊,「大洋丸」號被擊中沉沒,八田與一逃生不及身亡

    嘉南大圳增加的稻米蔗糖產量全運往日本或外銷
    台灣人只能吃地瓜!
    日 人公佈的「日本經濟百年統計」數據顯示,嘉南大圳完工後的一九三○年代,台米增產2.07倍、台人增加1.57倍,亦即台灣米糧增產遠高於人口成長,但當 時台灣人均每年稻米消費量居然較一九一○年代減少23.1%,而甘藷消費量卻增加了38.1%!此外,在一九二○年時,單是日人在台排名前五大製糖公司的 當年總利潤即高達7,600萬圓,竟為桃園大圳與嘉南大圳兩工程費合計的1.2倍!馬先生說「在八田與一工程師紀念館前獻花致敬,是表示大丈夫恩怨分 明」;那麼,要在何處向籲天不應的台灣農奴們獻禮致哀,以示男子漢是非有別呢?如此看來,微觀下的日人建設遠不如宏觀下的日帝榨取吧?
    馬總統說,過去蔣渭水就因日本政府擴大發放可購買鴉片的菸牌,就密電日內瓦抗議日本政府毒害台灣人。

    回覆刪除
  4. 歌頌殖民主義的危險
    台獨的言論同時也可能給日本人帶來了禍水,台獨認為日本給台灣帶來了資本主義,促進了現代化云云的話,日本人一般聽起來很順耳,很可能就變成了甜言蜜語,這個可要害人不淺。危害的範圍很可能還要擴展到東南亞。
      一般日本人若是認為殖民地統治能做出好事,並且有「曾經受過統治的民族」出來見證時,日本老百姓向哪裡去學歷史的教訓呢?很可能他們還會重踏他們的老路子也說不定。如此的話,當然亞洲全域難保和平,中日兩國的友好關係也無法樹立。
    很多日本知識界的朋友,包括以馬克思經濟學的方法來看問題的一部份學者先生們,他們認為日本帝國主義在台灣把糖業搞起來,提高了農業生產力,所以日本在台灣的殖民地統治是成功的,是少有罪過的。
      據我廿八年的日本生活「體驗」,一般而言日本人對侵略中國大陸是有他的罪惡感,同時亦具有他的贖罪感的。但他們對台灣的殖民統治卻少有罪惡感和贖罪感。原因何在,是值得我們探討的。
    第一代台獨人士的言論,尤其是邱永漢、王育德兩氏的言論給日本人帶來「負」的歷史意識。他們以東京帝大的校友,以台灣人的菁英(elite)姿態立論著書 來肯定日本帝國主義給台灣農業帶來了資本主義,給台灣現代化奠了基,給台灣農業帶來了現代化水利設施--好比嘉南大圳等等。這些言論以日文發表,它不但變 成了「媚藥」還幫助了日本人,把他們原來已經很稀薄的殖民地統治罪惡感沖淡了不少。
    只從殖民地統治遺留下來的「成果」來評估殖民地「母國」的功過是不充分的。就台灣而言,日本人把糖廠留下來並不是他們自願的。日本戰敗了,被逼捲了鋪蓋滾 回日本,萬不得已留下糖廠這才是真相。去年暑期在日本九州開幕的國際學術會議上曾經引起一項不大不小的爭議。有一位留美回去的日本人教授,他在會場為了敷 衍討好日本文部省,主張日本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切行為不能通通算入罪狀裡頭去,好似日本軍也訓練一批土著人才,他們目前活躍於東南亞諸國是個好例子。 鄉弟義不容辭地站了出來,很冷靜地反駁了它的言論。
      我說,我們都知道日本名古屋戰後所見的地下街,都市計畫是非常漂亮且成功的。因為名古屋被美軍B29炸平而後有所新建。我問當時在場的諸位,名古屋市 民該不該感謝美國空軍,需不需要請美軍再來轟炸一次。還有日本醫學界有關「原子炸彈病」的醫療技術水平是冠於世界的,我不相信日本人將來會為了再提高「氫 彈受爆病」的醫療技術水平而央求蘇聯學美國炸廣島和長崎一樣的來轟炸東京,造出病人來貢獻日本醫學界做研究。
      我本人,是在台灣受過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的。家叔念了後藤新平所創立的台北醫學校(後昇為台北醫學專門學校),畢業後成為開業醫生並賺了大錢,在 個人的情面上,家叔一家人或許該感謝後藤新平也說不定,但站在社會科學的立場、民族的尊嚴來言,絕沒有感謝後藤的道理。因為後藤在台灣開辦醫學校的目的, 不是在搞慈善事業,更不是為了台灣島民的真正健康、福利來辦的。它的真正目的在於,為日本資本家準備健康的投資地,為資本家提供既健康又高效率的勞動力 等,卻非靠台灣人醫生不可,所以日本人治台不久就開辦醫學校培養台灣人的醫學人才。模仿英、法諸國在它的殖民地所行一樣。諸位若不相信我的話,請你們想像 一下,「瘴癘之地」有何資本家肯前來投資,若殖民地的基層勞動力統統是病弱不堪者,要從何種人的勞動來榨取剩餘價值呢……..。們有良知的台灣人不至於感 謝日本人的統治,更不會再度邀請日本人來當統治民族,重新光臨台灣的……..。在場的日本朋友吃了一驚,與會的外國學人們給我鼓了不少的掌。會後他們還特 地跑來誇獎鄉弟的道德勇氣

    回覆刪除
  5. 日治時代的統治者後藤新平,以「怕死、愛錢、好面子」來形容台灣人的國民性格,
    根據後藤新平引述官方統計,僅在1898—1902四年間,總督府殺戮的台灣「土匪」人數為11950人 日本領有台灣前八年,共有三萬二千人被日方殺害,超過當時總人口百分之一。此外,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報告認為,在日本最初20年統治下,台灣曾有40萬人 被殺害,遠遠超過台灣史上(含光復後二二八及白色恐怖)的族群衝突受難人數。
    日治前期25年日本連續施以血腥手段恐怖屠殺, 不是屠村就是抄家滅門。
    日人屠台較知名事件:(還有不計其數的小屠村未列表)
    桃園三角湧大嵙崁大燒殺→罹難人數約22260人。
    嘉義大莆林大屠村→罹難人數約4500上下。
    雲林大屠殺→罹難人數約30000餘人上下。
    蕭壟大屠殺→罹難人數約有27000人左右。
    後藤新平實施全台軍事大掃蕩→官方公佈處刑1萬1千餘土匪 。
    (不包括未經正式處決、就地處死的無辜民眾....) 。
    阿公店(岡山)大屠殺→罹難者約11053
    台南西來庵大屠殺 →罹難人數18000
    大平頂事件屠殺30000人
    後壁林慘案中屠殺3473人
    -

    日本人屠殺台灣人的幾則數量紀錄

    日本人到底屠殺了多少無辜的台灣人?在不同的階段和時間,出現不同的估算:
    首先,關於進占台灣的戰爭死亡人數,井出季和太編纂的《台灣治績誌》樺山總督〈靖台事略〉云:
    明治二十八年五月中,我征清大總督府推算,敵軍約三萬三千餘人,死亡人數不詳,各戰場遺留的屍體在七、八千人以上。(頁226)
    1898年1月,兒玉源太郎被任命為第四任台灣總督,台政實際上交給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掌控。後藤鑑於台灣義民抗日活動頻繁,便把乃木希典總督試行的 「土匪招降策」在全台各地推行,最狠毒的是1902年(明治三十五)4月25日,在斗六、林圯埔、崁頭厝、西螺、他里霧、內林等「歸順式場」中,將被誘降 而來的「歸順匪徒」全部當場屠殺。在儀式會場上「臨機處置」或其他方式「斷然處置」的台灣人,據後藤新平在所著的《日本殖民政策一斑》中自承,屠殺的「叛 徒多達一萬一千九百五十人」。(頁64)

    再者,日人入侵台灣,台灣原住民也竭力抵抗,直到1906年,台北烏來內山的大豹等社,還高張 「大谷王」的義旗,出兵攻打台北。因此,1898年2月,兒玉總督向「殖產協議會」演說時宣示:「棲息蕃界之蕃人,頑蠢難馭,野性等於禽獸」,掀起一場腥 風血雨。1906年,曾經參加過牡丹社大屠殺的佐久間左馬太擔任第五任台灣總督,實施「膺懲」的五年討伐計畫,1915年安東貞美上任,又實施一次五年膺 懲討伐計畫,原住民死傷慘重。日本人以理蕃成功自豪,不料1930年10月末,竟然爆發了「霧社事件」,原住民一舉殺了134個日本人,只誤殺了兩個穿著 和服的漢人。日本人出動飛機、大砲、毒氣,原住民被屠殺600餘人。東京拓務省派管理局長生駒高常到台灣來調查,在《霧社蕃騷擾事件調查復命書》中附錄了 一份〈前進討伐膺懲表〉,表列自明治二十九至大正九年(1896~1920)共138次討伐的紀錄,但未列傷亡人數。根據《台灣治績誌》的說法,其間死亡 7080人,傷者4123人,沒收的槍支2萬9358挺。(頁194)
    根據《台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歷年高山族戶口表〉,1906年原住民11萬3000餘人,1930年14萬500餘人,死傷率在7.7%~9.9% 之間,死亡率在5%~6%之間。而1905年漢人311萬,1895年約160萬,則漢人死亡數在13萬至19萬之間。

    回覆刪除
  6. 三鶯走廊大屠殺

    日本人所謂的「膺懲」即報復性屠殺。

    日 本人原本以為很輕易地就可以占領台灣,沒想到1895年5月28日下午二時在三貂灣登陸後,在占領附近的制高點──三貂嶺和鹽寮山時遇到激烈抵抗,才發覺 情勢不妙。6月4日攻進基隆,「賊兵二三千,死者不下二百,俘虜一一三名」。6月7日進台北城再順著鐵路南下,在中壢東南安平鎮(今平鎮市)和胡嘉猷、黃 娘盛統率的義民發生激戰,從6月8日打到7月1日,動用砲兵猛轟之後、再由工兵爆破,才攻進胡家堡壘。此役使得日人覺得「賊徒之實力不可輕侮」(《台灣總 督府警察沿革誌》(中卷),以下簡稱《沿革誌》),乃極力請求緊急增兵,「斷然中止南部作戰」,全軍集中台北、新竹一帶鎮壓、掃蕩。

    日軍 認為安平鎮之役,義民都是居住在丘陵區的客家人。7月20日,從旅順兼程趕到台灣的山根信成少將負責大嵙崁溪流域的掃蕩。樺山總督訓令,對於「頑迷桀猾」 的「土民」要「痛加懲罰」。山根信成率部由桃園攻到三角湧,沿途燒夷所有的村落「煙火蔽天」;內藤政明大佐率兵掃蕩大嵙崁溪左岸從新莊到鶯歌一帶,「屠殺 敵人三、四百,傷者無算,燒毀家屋一千以上」;松原暖三郎少佐領兵掃蕩大嵙崁溪右岸土城到三峽一帶,「屠殺賊民數百,燒毀家屋數千,三角湧附近方圓數里不 見人影。」(頁90~92)此處之「屠殺」是《警察沿革誌》的原文:「賊を屠ること數百、家を燒夷すこと數千」,並不是筆者杜撰的名詞。其屠殺人數當在兩 千人以上。

    日軍從台北打到台南,沿途都執行燒光、殺光的策略,多半的地區,像三鶯走廊一樣,實施多次報復屠殺(膺懲掃蕩),到底殘殺多少無辜百姓,因為沒有軍服可資辨識,老百姓又恐懼日軍再度報復,死者就地掩埋滅跡,若其死亡數是軍隊的3倍,其數即達2萬4000人以上。

    日本人屠殺「土匪」的伎倆

    日軍於1895年10月22日攻進台南城之後,進入「治匪」時代。

    《警 察沿革誌》在〈武力平台〉一章之後即為〈治匪始末〉一章。第二節第一目即「所謂『土匪』是什麼?」文中明言「所謂土匪意味土著匪賊,並不是台灣習慣用語, 而是日本入台之後新創的名詞」。包含了三種人,其一是殘留在台灣的清國舊兵,在舊檔中未視之為「土匪」;其二,乃本意之土匪,即「草寇」,有巢穴、在特定 地區肆虐;其三,當初掃蕩的時候,當局不易甄別良莠,往往玉石混淆而誤殺。「良民目睹父兄親戚被屠殺,心懷怨恨。也有受到台灣人充日本密偵者的誣陷,恐懼 殺身毀家之禍而加入匪群,在兵馬倥傯之際,這是無可避免的事。」(頁267)

    把屠殺無辜的台灣百姓,「玉石俱焚」視為無可避免的事,正是牡丹社事件以來,日軍一貫的戰術、戰略和戰爭邏輯。而濫殺無辜的結果,必然造成更多的「土匪」。
    1896 年7月,宜蘭警察署長即曾建議,既然屠殺無辜台灣人導致「土匪」滋生,不如寬恕渠輩,放還清國,可以省卻麻煩。當時的台北縣知事上報總督桂太郎,桂總督有 意執行,11月初,乃木希典繼任,遍發告示,勸誘「土匪」歸順(《沿革誌》頁285)。由於憲兵和警察爭功諉過,向某甲歸順者,某乙殺之;向乙之密偵連絡 者,甲捕之,歸順政策弊害百出,12月底就停辦了。(頁285)

    1898年3月兒玉源太郎出任總督,後藤新平擔任民政長官,他們認為誘降 歸順不失為釜底抽薪的辦法,再加上以《保甲法》嚴密地方組織,頒布《匪徒刑罰令》嚴懲土匪,軟硬兼施,以期解決「土匪」問題。當時駐在台灣的文武官吏中, 有許多人反對這項「招降撫綏政策」(頁289);於是發展出「臨機處置」以及在歸順儀式場中全部屠殺等兩種更為狠毒的手段。

    《警察沿革誌》第四章第一節〈治匪通略〉第四目「招降政策及其效果」第六小節「臨機處分與匪徒刑罰令之發布」起始就說:
    捕 獲匪徒之際,以曾經抵抗或其他理由處斬;或以監禁之匪徒意圖脫逃為由加以處置,稱為臨機處置。固然有其正當性,但兵馬倥傯之際往往濫用,容易成為台灣人挑 剔的把柄,本不應放任為之……具有戰鬥行為之殺伐性自不待言,雖不應予以推崇,但無疑對於台灣之討匪工作曾經作出重要貢獻,殆無疑義。(頁281~82)
    《警 察沿革誌》的作者鷲巢敦哉1917~1932年在台灣各地擔任15年警察,1933年起專責編纂《警察沿革誌》,他和一位助理,翻遍了總督府的各類檔案、 出版品、地方志甚至履歷表,當然也包括參謀本部的《日清戰史》和博文館的《日清戰爭實記》等書,自稱唯一的目的是「闡明事實的真相」,也相信其他的編纂者 也很難找到其他更精確的資料(《沿革誌》凡例)。近年本書在日本和台灣各地再三出現複刻本,足證所言不虛。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沿革誌》第二編《領台以後 之治安狀況(中卷)台灣社會運動史》在凡例四中規定,「僅供內部參考嚴禁在外流布」;而《領治以後之治安狀況(上卷)》則在卷首特別標示:「本書對外保 密。」

    《中卷》紀錄了當時台灣人的社會運動史和抗日進行式,不宜洩漏,以免台灣人恐惶、防範,製造新的社會問題,其保密措施可以理解; 《上卷》何以也如此秘密呢?《上卷》紀錄了日本人侵台初期台灣人反抗日本人以及日本人屠殺無辜台灣人的歷史,恐怕激起台灣人的抗日意識應無疑義。敘述日本 人屠殺台灣人的細節,要重檢鷲巢利用過的檔案資料或新發現的資料需要相當的時間和精力,若敘述日本人屠殺台灣人的概略,統計出一個概數,檢閱《沿革誌》便 能得其梗概。

    前文引述《沿革誌》說明關於「土匪」的內涵,以及關於「誘殺於歸順式場」和「臨機處分」的內涵,都可以看出日本人在統治台灣40年之後,仍然極力隱瞞所謂土匪其實是「國事犯」(頁545)以及藉口討伐土匪實務上卻濫殺無辜以鎮壓、恐赫台灣人的事實。

    回覆刪除
  7. 慘絕人寰的雲林大屠殺
    日本人平定台灣之後,最殘酷的就是1896年6月震驚世界的雲林大屠殺。

    關於雲林大屠殺,當時擔任雲林支廳主記的今村平藏無疑是當事人和最初目擊者,他手記的《蠻煙瘴雨日記》無疑也是最原始的報導。

    1896 年春,平民逐漸安堵,台灣總督宣布4月1日起結束軍政進入民政時期。4月12日,島田少佐進剿義民簡義於雲林橫路庄,簡義逃逸,島田「收兵,集合於北方曠 地,斬殺俘虜」。殺俘事件,使得義民大為憤慨,乃以內山大坪頂(今南投鹿谷)為根據地,襲擊各地日人。6月14日,雲林守備中村道明中尉率兵20餘人進窺 大坪頂。今村以兵員短少又不諳地形「惟恐後悔莫及」為由勸阻,中村不從,輕率前往,遇伏,陣亡過半。

    日人遷怒於無辜百姓,6月20日至23日集結重兵,在雲林東南一帶實施大掃蕩(報復性屠殺):
    凡兵煙之下,無不盡成肉山血河,既不分良匪,復未辦薰蕕,幾千房屋竟付諸一炬,無數生靈,頃刻間盡成斬首台上之冤魂。
    掃蕩林圯埔回程,路過九芎林莊東端,今村又記:
    井口警部迎接我隊,提交一信予兒玉市藏中隊長,此乃討伐之嚴令也。倏忽間九芎林莊成為焦土,村民血肉飛散,變成慘絕人寰之地獄;旋行石榴班、海豐崙,殺戮燒毀,腥風捲煙,陽光淒然。同時全部討伐隊,橫掃雲林平原。
    今村又記:「調查管內之被焚房屋,實56村4947戶之驚人數目,可見當時慘殺焚屋,何等殘酷。」
    日人並未記載殺戮人數,近人劉枝萬推估,「無辜台民被屠者三萬餘眾」。

    雲 林大屠殺發生後,在台灣的洋人、傳教士陸續投書香港、日本、英國各大報,7月4日即見載於《中國通訊報》(China Mail)和《香港日報》(Hong Kong Daily Press)。7月14日鄧肯的通訊即謂:「日本人正採取殲滅所有台灣人的策略……台灣人的收穫破壞、家園燒毀,祖先墳墓挖掘、婦女遭凌辱,憤怒到極 點……」(總督府檔案Vooo76/A037之附件)

    駐守台中的混成第二旅團長田村寬一,再度糾集大軍討伐南投、集集、林圯埔和雲林各地,7月7日,根據總督之訓令發出「對於土匪之巢穴,要盡力斬草除根」「趕盡殺絕」之訓令。(總督府檔案V00093/A005─14)。

    回覆刪除
  8. 教師聯盟做這樣的事?不可思議!幸好我沒有加入這個權力團體!

    回覆刪除